有句谚语叫“我不杀伯仁,伯仁因我而死”,记得以前在一些古装剧中经常会听到。

这句话的意思是我虽然没有杀伯仁,但是因为我的怨恨使伯仁被人杀死,伯仁的死与我有间接的关系。

原句是“我虽不杀伯仁,伯仁由我而杀”。

那么谁这句话的人是谁?伯仁又是谁?答案在下面的故事里。

西晋时,一个叫王敦的重臣起兵作乱,他弟弟王导及家族受牵连,等候皇上发落。

这时一个叫周顗的人进宫,王导希望他能帮忙说些好话,便小声对他说:“伯仁(周顗的字),我全家100多口,就靠你了。”而周顗装没听见,昂首走进宫去。

周顗见到皇上,为王导说尽了好话,皇上采纳了他的意见,并留他一起吃饭,周顗也喜欢喝酒,直到喝醉了才出来。

这时王导还在宫门口等着,看见周顗出来就又叫他,周顗没搭理他。一边走还一边嘀咕:“今年杀叛军贼子,换个个斗大金印带在身上。”而到了家,又连忙写了一篇奏折,词语恳切,再替王导他们求情。王导不知道(周顗)是救自己,反而非常恨他。

后来王敦揽正,问王导:“周顗和戴渊是南北两大才子,做三司这样的大官,应该是没问题的。”王导不回答。又问:“如果不做三司,那应该可以做尚书令、尚书仆射吧?”王导还不说话。王敦便说:“如果不配为官,那就杀了他。”王导还是沉默。

在周顗被王敦杀死后,王导在整理文件时,才发现周顗极力为他辩白的奏章,原来周顗一直在维护他,只是不在他面前表示出来而已。

王导对着这份奏章痛哭流涕,回家后对家人说:“我虽然没有直接杀死伯仁,可伯仁却是因我的不作为而死。幽冥之中,我对不起这个良友呀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