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能大家有听到过类似的故事,一根树枝很容易折断,但很多树枝在一起就很难折断。

今天无意读到这个故事的原型,就来说说这个典故吧。

原文如下:

阿豺有子二十人,谓曰:“汝等各奉吾一只箭,折之地下。”俄而命母弟慕利延曰:“汝取一只箭折之。”慕利延折之,又曰:“汝取十九只箭折之。”延不能折。阿豺曰:“汝曹知否?单者易折,众则难摧,戮力一心,然后社稷可固。”言终而死。 选自《魏书》。

翻译一下,大概如下:

西晋末期,有个吐谷浑国,是鲜卑族的一支。

当时吐谷浑国的国王首领叫阿豺,患病快要死了,他一共有二十个儿子。

临死的时候,他对他的儿子们说:“你们都各拿一枝箭给我,放在地下”。

然后对弟弟慕利延说:“你拿出一支箭来把它折断。”慕利延折断了这支箭。

阿豺又说:“你把剩下的十九支箭一起拿着,再折断它们。”慕利延却不能折断。

阿豺就对他们说:“你们知道了吗?一支箭十分容易折断,很多的箭在一起,就难以折断。所以说,只要你们齐心协力,国家就可以稳固了。”说完就死了。

这个典故通常叫做“一箭易折,十箭难断”,但我因为故事中有二十只箭,所以就把它改成众箭了,哈哈!